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,而教学和人才培养始终是第一位的,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。青年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,是学院未来事业发展的希望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《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》、教育部《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》,不断提升我院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,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,学院决定实施“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”。
一、指导思想
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,积极为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,坚持以人为本,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核心,全面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上新水平,将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纳入学院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和“评估整改”方案,为学院长远的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,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。
二、总体目标
到2020年,建设一支理念先进、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教学水平高、实践能力强、富有创新精神、教学改革与科研活动充满活力、整体素质大幅提高的“双师型”优秀青年教师队伍。
三、实施对象与方式
(一)实施对象
1、近3年新入职的应届、往届大学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。
2、近3年引进调入我院的企业技术人员,高校教学经历不足3年,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的教师。
3、承担我院教学任务(含课堂教学、实践教学)的专任教师,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。
(二)实施方式
实施“一年入门→三年合格→五年教学能手→十年专业骨干”的中长期培养目标,按照分类培养、逐层递进的方式,引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。
1、分类培养目标
(1)对近3年新入职的大学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,或新引进的企业技术人员,实施“一年入门→三年合格”的培养目标,重点在于怎样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。对于新引进的企业技术人员,重点在于怎样掌握高职教育规律,练好教学基本功。对于新入职的本科生或硕士生,除了应掌握高职教育规律和练好教学基本功外,更应重视自身操作技能的提高,以胜任职业教育的需要。
(2)对已满3年高校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,实施“五年教学能手→十年专业骨干”的培养目标,重点在于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学能手或专业骨干教师。青年教师不仅要具有娴熟的教学业务能力,更重要是具备专业建设、课程开发、教学改革与科研能力,成为专业团队中的骨干和领头人。
2、逐层递进要求
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,青年教师都面临怎样适应时代要求,快速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问题。要按照学院师资建设总体规划和逐层递进的要求,制订青年教师五年职业发展规划,使自己融入快速成长的良性轨道。
(1)一年入门: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规律,熟悉教学管理规范,掌握备课、授课、课堂组织、作业批改、辅导与课程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。
(2)三年合格: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念,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,熟练掌握教学各个环节,教学方法得当,具备教书育人、管教管导的本领,具有较好的执教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。
(3)五年教学能手:灵活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,教学设计独具匠心,课堂形式新颖生动,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应用得心应手,教学质量评价较高,具有较好的课程开发能力与教科研能力,技术职称达到讲师。
(4)十年专业骨干: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,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较高,具备“双师型”教师要求,在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中起带头作用,教科研能力较强,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,技术职称达到副教授以上。
四、实施项目与措施
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行项目管理的办法。
(一)基本素养提高项目
实施范围为对象1、2,即近3年入职的新教师。
1、入职培训与岗前培训
(1)具体要求
开展对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或岗前培训,帮助新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修养、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,遵守教师工作规范。学习先进的职教理念,熟悉职业教育基本规律,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与技巧。对于非师范类毕业的或从企业引进的新教师,应加强高等教育学、高等教育心理学、教育法的培训。要让新教师了解学院的办学理念及特色,增强新教师的使命感,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进入教师角色。
(2)措施与责任部门
入职培训一般每年举办一期,时间安排在8月下旬,由学院人事处牵头,会同教务处、科技处共同负责。同时,新教师还应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岗前培训,“岗前培训合格证书”和“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”作为教师上岗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之一。
2、实行教学导师制
(1)具体要求
学院应为每位新教师选派导师,实行一对一的师徒结对导师制度。导师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“传、帮、带”,对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全面负责。向新教师传授教学经验,指导新教师备课、组织课堂教学、提高讲课技巧、批改作业、考试命题、毕业(论文)设计等教学环节。帮助新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站稳讲台,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。
(2)措施与责任部门
教学导师的选派由各院系部负责。导师应具有副高以上(或讲师以上骨干教师)职称,治学严谨,学术水平高,教学经验丰富。在院系部的领导下,签订师徒结对协议,实行为期一年的指导期。一年后,由各院系部组织新教师、导师分别进行师徒结对书面总结和考核,相关资料留存归档。
导师应加强对新教师的全面指导和全程跟踪,导师每周听新教师讲课2学时,每学期审阅教学单元设计不少于3次,负责审核课程期末试题。新教师每学期听同行教师的课不少于10学时,其中听导师的课不少于4学时。
3、教学基本技能培养
(1)具体要求
新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培养内容如下:
①新教师试讲:新教师除了应聘试讲外,在正式承担教学任务的第一个学期中,实行试讲制度。通过试讲环节,使新教师在同行教师的指导下受到规范训练,改进教学方法,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。
②新教师公开教学:为及时掌握新教师的执教情况,学院将组织新教师开展公开教学,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业务能力。
③普通话水平:凡未取得普通话相应等级证书的新教师必须参加普通话培训。
④现代教育技术应用:组织新教师开展计算机技术、多媒体技术、网络技术等多种形式的培训,提高新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。
(2)措施与责任部门
①新教师试讲:由所在院系部负责安排,试讲不少于2次,每次不少于1学时。听讲人数不少于5人,除了系负责人、教学导师外,还应有同行教师参加,试讲后现场进行评议。试讲未通过者,院系部应安排其他教师授课,新教师跟班听课学习,1个月后重新安排试讲。
②新教师公开教学:由学院督导室负责安排,新教师公开教学每学期进行1次,每次2学时,学院督导室、人事处、教务处、系负责人、导师、同行教师参加听课。公开教学课后,由教学督导主持评议会,对公开课进行点评指导。
③普通话水平:参加社会组织的普通话培训,并取得二级乙等以上的合格证书。
④现代教育技术应用: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。
(二)教学能力提升项目
实施范围为对象1、2、3,即所有青年教师。
1、教学基本功竞赛
(1)具体要求
练好教学基本功,是站稳讲台必备的能力。教学基本功一般包括:课堂基本功、编写课程标准与教材、撰写教学单元设计和授课计划、制作多媒体课件、试卷命题、指导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方面,其中课堂基本功是最主要的,涉及备课、授课、课堂教学设计、课堂形式组织、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技巧。
为了进一步提升全体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,保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人人过关,学院决定在2017年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。
(2)措施与责任部门
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以后每3年举办一次。由学院人事处牵头,会同教务处、督导室、各院系部共同负责。人事处负责组织竞赛评委会,教务处负责起草竞赛规则,各院系部负责组织实施。
2、课堂创新课竞赛
(1)具体要求
开展青年教师“创新课竞赛”或“说课竞赛”,通过教学竞赛激励青年教师严谨笃学、钻研业务,积极参与教学改革,创新课堂形式的新途径。营造人人关注、全员参与教学改革的氛围,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,展示青年教师的教学艺术和课堂风采,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。
(2)措施与责任部门
“创新课竞赛”每年11月举办一次。由教务处、督导室共同负责,各院系部负责初赛选拔与推荐。
3、听课、评课常态化
(1)具体要求
坚持听课、评课常态化。落实督导(含二级督导)、教学管理层、同行听课制度。坚持以导为主,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技艺技巧。积极开展评课活动,及时了解青年教师教学情况。同行教师加强集体备课,经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。
(2)措施与责任部门
督导听课每学期每位教师听一遍,一学年每个教师听课2次以上,并将督导评分纳入教师考核范围。各院系部也要坚持听课,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。
4、强化教研室活动
(1)具体要求
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,定期开展教研室活动,经常就教学改革、教学建设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教学研讨。加强校际间的交流,选派教师参加学术交流、业务进修、技术培训等。组织教学观摩活动,加强切磋交流,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。要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,保证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。
(2)措施与责任部门
教研室活动每月不少于1~2次,并做好活动记载。各院系部要加强对教研室工作的指导与考核。
(三)教学基本建设能力提升项目
1、专业建设能力提升
(1)具体要求
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,每位专业教师都必须具有专业建设的能力。青年教师应积极参与专业设置调研与论证、专业发展规划制订、专业教学标准开发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,在建设中锻炼专业建设的能力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、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,为本专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。
(2)措施与责任部门
各院系要对青年教师在专业建设上多加指导,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承担专业建设任务,并将参与专业建设的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范围。
2、课程建设能力提升
(1)具体要求
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,凡是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都责无旁贷。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探索、大胆实践、不断创新,积极创新工学结合、任务驱动、项目导向、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。要积极参与“百门创新课程建设工程”,通过一项项具体的课程建设,提高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能力。
(2)措施与责任部门
各院系要加强青年教师在课程建设的指导,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与建设。青年教师要以开发项目课程为平台,在“百门创新课程建设工程”中增强课程建设能力。
3、实训基地建设能力提升
(1)具体要求
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师必须掌握的本领,教师应视为份内的事,这既是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职业要求,也是提升自己实践能力的需要。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校企合作、产学合作,参加企业挂职锻炼、技术培训,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或技能等级考试,强化青年教师的“双师素质”。
(2)措施与责任部门
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各院系要给青年教师压担子,鼓励承担校企合作、实训基地建设任务。在“双师素质”考核要求上,要明确限期达到的时间。
(四)科研能力提升项目
1、具体要求
青年教师要把科研任务和提高科研能力纳入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。学院将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,加大科研经费投入,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和科研氛围。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题研究、横向课题研发、发表专著论文、编写教材、申请技术专利等。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科研平台,参加各种学术研讨、科研沙龙、科研培训,开阔科研视野,掌握技术前沿,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。
2、措施与责任部门
学院科技处与各院系部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指导与培训,为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支持。青年教师要积极承担科研任务,尽快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。
(五)工作能力提升项目
1、具体要求
青年教师的工作能力除了教学业务能力、课程建设能力、教学改革能力、科研能力等外,也包括个人的管理能力、协调能力,还包括指导学生科技活动、技能大赛、就业创业等。还要承担“管教管导”的责任,积极担任学生导师,做好学业指导,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。
2、措施与责任部门
教务处与各院系部要加强对学生导师的指导与考核,学生导师是青年教师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。青年教师要积极承担各项社会工作,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。
五、保障措施
1、加强组织领导
实施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,是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,事关学院未来发展,必须提高思想认识。学院将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列入“十三五”事业发展规划,切实加强组织领导。各院系部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,把工作落实到位。
2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
坚持以人为本,为青年教师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,营造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,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。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政策扶持,在教学改革、学术交流、教学竞赛、科研立项上给予一定倾斜。对特别优秀的青年教师要列入重点培养,在推荐评优、称职晋升上提供支持,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。
3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
学院设立“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”专项经费,将青年教师业务进修、技术培训、学术交流、教学竞赛、实践锻炼、考证考级、科学研究等经费纳入学院年度财务预算,保障“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”的实施。
4、加强提升项目考核
加强过程检查与管理,以项目管理的办法加大考核力度。各院系部要加强对各个提升项目的检查与指导,区别分类培养的重点,定期进行分析,发现不足及时改进。人事处、教务处要针对实施情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,推广先进经验,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。学院将青年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结果与先进评比、职务晋升、职称评聘挂勾,按照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,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,将青年教师的工作表现与工作成效纳入教师年终绩效考核体系。对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表扬,并记入本人业务档案。对教学基本功考核不合格的,要责成限期改进,当年教学工作考核不得评优。如连续考核不合格,学院将根据情况作出停课、调整岗位或解聘等处理。
本文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,解释权归人事处。
2016年5月1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