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9日,艺术学院组织召开2025级跨专业平台造型艺术课程开课专题研讨会。会上,王雨中院长以三个关键问题引导教师团队思考:“立足高博土壤,我们怎么做?”“面对班级,我们如何分析学情?”“针对学生个体,我们如何因材施教?”
转变教学观念。王院长指出,面对民办高职学情,教学的核心应始终围绕“育人”这一根本任务,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放在重要位置。教师必须跳出“固守知识传授”的局限,更加“用心”地践行“解惑”职责。
王院长强调,跨专业平台基础课程群名称的调整具有深刻内涵,需结合AI时代背景重构《造型艺术》课程教学内容。创想是思维的开放情怀,审美能力应该是未来职业素养的思维基石。《造型艺术》基础课程要打破形式局限,通过作品、海报、短片等多类型经典案例引导和提升学生的视觉审美,点燃点亮学生创想热情。
新生辅导员已从身心健康、家庭背景等角度完成第一轮学情分析。王院长要求课程组教师在此基础上,深入分析学情,精准覆盖每一位学生,重点关注特殊与困难学生,发掘学生潜能,构建“心”的课堂生态与差异化管理,确保因材施教落到实处。
会议明确,每门课程结束后,要聚焦“学生成长”与“教师改变”,多维度呈现育人成效。课程展不仅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,更是展示学院育人理念、增强社会影响的重要窗口。
本次研讨会为2025级跨专业平台《造型艺术》课程的教学实施和内涵建设明确了方向。(艺术与建筑学院融媒体中心)